国家医保局:2025年将发布首版医保丙类目录
近日,国家医保局在“保障人民健康 赋能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我国将在基本医保现有的甲乙类目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丙类目录。这一举措旨在完善我国医疗保障药品目录体系,更好地满足患者多层次医疗保障需求。
据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黄心宇介绍,丙类目录将聚焦于创新程度很高、临床价值巨大、患者获益显著,但因超出“保基本”定位暂时无法纳入基本医保目录的药品。在他看来,这一目录的制定,不仅有利于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有利于构建创新药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医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还有利于满足患者多层次医疗保障需求、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减轻疾病治疗经济负担。
黄心宇强调,丙类目录的制定程序将参照医保目录调整程序,但会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决定性作用,保险公司将充分参与。丙类目录的商保结算价格将由国家医保局组织保险公司与医药企业协商确定,并探索更严格的价格保密措施。
记者了解到,国家医保局将采取多种激励措施,积极引导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将丙类目录药品纳入保障范围。
“国家医保局将探索优化调整支付管理政策,对于丙类目录药品可不计入参保人自费率指标和集采中选可替代品种监测范围,符合条件的病例可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实行按项目付费。”黄心宇说。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丙类目录要与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对接,必需留有一定的产品设计、精算、落地的时间。因此,从今年开始,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时间会适当提前。黄心宇表示,2025年医保药品目录预计从4月1日开始申报,争取9月完成。为尽量减少对行业的影响,将采取“预申报”的过渡措施。
同时,国家医保局还将持续深入推进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司司长丁一磊表示,2025年上半年将开展第11批药品集采,下半年开展第6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并适时启动新批次药品集采。此外,还将在地方层面开展具备专业特色的全国联盟采购,预计达到20个左右,包括中成药、中药饮片以及高值耗材等。预计2025年国家和联盟组织开展的药品集采品种将达到700个。
财经视野
经济动态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