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非遗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

发布时间:2025-07-02 14:01:31|来源:|作者:

  进入夏天,气温升高,稍一活动就免不得出一身汗。市级非遗太原漆器传统手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郭喜梅却笑着说:“夏天反倒适合做漆器,温度高,漆干得快、干得透。”

  郭喜梅在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村有一间工作室,名为“梅艺漆坊”。这是一座村子边上的二层小院,院子里新栽种的漆树还不及人高,黄绿色的漆树花挂满枝头,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走进工作室,桌子上摆放着漆艺茶台、茶杯,墙上挂满漆画,各种漆器作品琳琅满目、色彩艳丽。每天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为此,郭喜梅专门在刘家堡村请了一名村民负责接待。

  刘家堡村离市中心30多公里,为什么要在这么偏远的地方开工作室?

  “这里的环境和乡村活态文化深深吸引了我。”郭喜梅说道,“第一次来这里参观,正赶上村里的市集,结束以后,地上干干净净的,没有一点垃圾。夏天晚上,听到水渠里青蛙鸣叫,心一下就安静下来,创作就需要这样安静的环境。”

  刘家堡村是明代大学士王琼的故里,史载是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筑堡屯兵之地,因而得名。村子里有不少闲置的老院子,十分可惜。

  为把这些老房子利用起来,2020年起,刘家堡村开始集中整治乡村环境,实施了雨污分流、道路硬化、安装太阳能路灯等工程。同时翻新改造村民闲置房屋,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入驻,以非遗技艺展示、制作体验、产品销售为核心,保护、传承、弘扬非遗文化。一个个寻常农家小院摇身一变,成了非遗传承“工作坊”。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黑釉陶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学强、王志平夫妇第一批入驻。“当时听说刘家堡村要打造‘非遗文化一条街’,我主动找到村里,希望能在这里成立工作室。”王学强笑着说道,“真是来对了!”

  走进王学强的“见初”陶艺工作室,一排排展架上,釉色各异、器型精巧的茶具和文创产品琳琅满目,游客站在一旁细细端详、连连赞叹:太漂亮了!

  这天,太原市民林双带着女儿来体验陶艺课,课上了解了陶器和瓷器的区别,学习灌浆和修坯技艺,并亲手做了一个杯子。“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手把手教学,体验感很好,近距离感受到了传统技艺的魅力。”林双说。

  “每到节假日,来体验陶艺制作的游客和研学的学生排得满满当当。刘家堡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喜欢黑釉陶器。”王学强说。

  目前,刘家堡村共进驻太原剪纸、西华门舞狮、太原锣鼓等40多个非遗、手工艺项目。刘家堡村针对中小学生、大学生、成人等开展特色研学课程,成为山西“省级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示范基地”“劳动教育基地”。

  非遗进入农家院,不仅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也带火了乡村旅游发展。刘家堡村连续4年举办“堡里有年味民俗花灯会”“鼓神节”“社火节”“文化艺术节”等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每年吸引游客超过30万人次。刘家堡村先后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非遗旅游村寨”。

  “我们希望借助非遗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壮大集体经济,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刘家堡村相关负责人表示。

财经视野

经济动态

新闻排行

关于我们

北京华宇时尚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京市怀柔区南华园四区附近

邮政编码:101499

网站信息

环球经济网-环球经济门户网站

www.chinahqjjw.com

京ICP备19024101号-3

环球经济网 ©2018-2021 版权所有

环球经济网 Copyright ©2018-2021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