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能源

补上新能源车零碳产业链重要一环

发布时间:2023-02-24 09:16:57|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

  近期欧盟出台《电池与废电池法规》,要求对电动汽车电池分阶段实施碳足迹披露、性能等分级和最大限值,并规定了最低回收目标,电池制造商需自费组织废旧电池分类收集、运输、回收事宜,未满足相关要求的或将被禁止进入欧盟市场。

  这一法规和欧盟计划于2023年10月实施的“碳关税”政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碳贸易壁垒”。对于快速发展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特别是在海外市场亮点频现的情况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亟待补上的短板。

  2022年,新能源汽车成为拉动中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动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与此同时,2022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出口数额超过3400亿元,同比增长86.7%,创历史新高。

  海外市场无疑已经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重要增长极。面对日益显现的“碳贸易壁垒”,加快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降低动力电池碳足迹势在必行。得益于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抢跑”,我国在动力电池领域也占据了产业优势。然而,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则仍处于行业发展初期,尤其是目前动力电池“身份证”维护追溯尚未畅通,回收政策尚未完善,同时回收电池企业的资质要求较高,导致行业内“小作坊”数量远多于“正规军”,不少从事电池回收业务的小微企业或店铺甚至不具备专业电池处置资质,这不仅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也使得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小、散、乱”的局面。

  业界普遍认为,强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完善制度建设和溯源管理,平衡好电池全生命周期性能与环境目标已迫在眉睫。事实上,高效、自动化、智能回收与电池本身的结构、架构有很大关系,因此在电池的初始设计端,包括电芯、电池包的设计,就需要考虑将来的拆解便利性。业界预计,在2050年将有一半的电池材料来自回收循环,而在下一代的电池回收体系中,智能化水平、自动化水平将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回望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正是抓住了百年汽车工业的变革机遇,在汽车业向绿色环保转轨的大变局中抢跑新能源赛道,从而跨越国际车企在燃油车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技术领域构筑的专利护城河,让汽车产业“换道超车”。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无论是渗透率还是技术水平,都有出色的表现,然而要继续保持领先,就必须补上动力电池回收这一新能源汽车零碳产业链上的短板。更为重要的是,目前世界各国在动力电池回收等新能源车材料回收利用上基本处于同一水平,我国汽车业如果在这一领域获得突破,占领产业价值链高地,将进一步强化在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优势。

财经视野

经济动态

新闻排行

关于我们

北京华宇时尚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京市怀柔区南华园四区附近

邮政编码:101499

网站信息

环球经济网-环球经济门户网站

www.chinahqjjw.com

京ICP备19024101号-3

环球经济网 ©2018-2021 版权所有

环球经济网 Copyright ©2018-2021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