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保持恢复发展态势
本报北京5月21日讯(记者潘卓然)国家发展改革委2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总体来看,我国制造业将继续保持恢复发展、结构优化态势。
今年4月,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4%,连续两个月位于50%以上的扩张区间,反映出随着宏观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工业生产稳定增长,企业效益有所改善,景气水平和企业预期持续向好。
具体来看,4月份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增速比上月提高0.6个百分点;制造业PMI生产指数为52.9%,为去年4月以来最高,反映出制造业企业生产扩张有所加快。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增长,货物出口恢复增长;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为51.1%、50.6%,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继续恢复。4月份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3.0%,呈现出较快发展势头;前4个月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7%,投资结构优化为产业结构优化夯实了基础。同时,中型企业、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0.7%、50.3%,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连续2个月位于扩张区间,反映出中小制造企业保持恢复发展势头。
李超表示,推动制造业持续恢复发展的有利条件正在积聚。比如,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3%,连续3个季度增长,利润增长为企业扩大再生产等提供了有力支撑;前4个月制造业投资增长9.7%,增速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5.5个百分点;4月份制造业PMI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2%,继续位于较高景气区间,这些数据表明,制造业企业对未来市场发展信心总体稳定。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重点抓好扩大有效投资和促进国内消费方面的工作。
去年我国增发1万亿元国债,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李超介绍,当前增发国债项目进展总体顺利,各地正在抓紧推动项目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在已落地的1.5万个项目中,已开工建设约1.1万个,开工率超过70%。特别是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总体进展较快,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8省市项目开工率达到80%左右。国家发改委正积极推动增发国债项目于今年6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
在推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投资项目落地方面,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从3方面推进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建设准备工作。一是做好项目储备。从今年2月开始,国家发展改革委多次组织各地方各相关部门,梳理储备今年能开工建设的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同时指导帮助地方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二是细化任务举措。布置各地方进一步细化落实“两重”建设重点任务。同时,会同相关部门抓紧研究明确“硬投资”项目细化要求和“软建设”具体举措。三是做好第一批项目下达准备。梳理出一批符合“两重”建设要求、可立即下达投资的重大项目,待国债资金到位后即可加快建设。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出台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在制定落实相关行动方案和政策举措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加大中央投资对设备更新和循环利用项目的支持力度,明确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同时,推动地方抓紧采取行动,27个省市因地制宜出台制造业贷款贴息、以旧换新补贴、消费券等支持政策。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需求正在持续释放。
在工业、农业、建筑、医疗等设备领域,以及汽车、家电、家居等耐用消费品领域,不少民营企业有能力、有条件、有意愿参与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据不完全统计,部分家电企业、汽车企业已公布的以旧换新补贴计划金额超150亿元;多家电商平台与生产企业合作投入超100亿元开展以旧换新促销活动。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抓紧建立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机制,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完善并推动落实“1+N”政策体系,充分发挥经营主体作用,引导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全社会共同投入,更加全面深入地参与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各方面工作。
财经视野
经济动态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