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视野

我国国家级经开区已经增加至232个

发布时间:2025-05-12 14:35:18|来源:|作者:

  记者了解到,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有关举措。会议指出,要深入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专家认为,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经开区”)的改革创新,有助于保持国家级经开区长期的发展动力,对于我国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的意义。

  记者了解到,国家级经开区在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开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根据商务部数据,2024年1至9月,全国229家国家级经开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2万亿元,同比增长6.3%;实现进出口总额7.3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出口4.4万亿元,进口2.9万亿元。目前,我国国家级经开区已经增加至232个。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周密对记者表示,国家级经开区自设立以来,始终是推动吸引外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历经多年发展,已成为全国范围内带动产业升级、优化供应链布局、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引擎。

  “在当前节点,国常会提出‘深入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对于我国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周密说,“目前经开区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在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深化经开区的改革创新,包括强化经开区内部的竞争机制,有助于保持经开区长期的发展动力,更好实现资源要素的深度盘活。”

  根据会议要求,要深化管理制度改革,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解决企业反映突出的堵点卡点问题。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张晓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探索高水平对外开放新路径是国家级经开区与生俱来的使命。当前,开放对改革的促进与深化作用,已经提升为对标高标准规则主动变革,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改革和创新,制度型开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需要针对制约生产力发展、不利于创新的现存机制与体制进行改革,以企业实际获得感为导向,迈向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目标。

  “国家级经开区管理制度改革既需要具有站高望远的顶层设计,还需要重视系统集成、协同配合,通过加强上下联动、横向协作,促进政策从‘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衔接畅通,从而协同推进政策实施落地见效,塑造积极的社会预期。尤其需要注重倾听市场声音,着力解决目前还存在的部分部门地区服务观念不强、办事效率不高的问题。”张晓涛认为。

  会议还指出,要强化土地、人才、资金等要素保障,制定支持政策和配套措施,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营造更好环境。

  周密提到,当前国家级经开区需要在传统制造业基础优势上,进一步发挥服务业与新兴产业的作用。这不仅需要进一步提升国家级经开区的产业集聚能力,还需要持续优化我国经开区在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中的位置和作用,实现对各地经济发展动力的有效增强。

  “可以通过强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领域所需要的特定要素支持,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结合特定的支持政策和配套措施,进一步提升国家级经开区对于企业的赋能,帮助前沿技术企业更好更快响应国际领先的产业技术发展趋势。而这些赋能,还可以促进传统产业与先进技术的融合发展,从而推动产业系统的整体提升,增强经济发展韧性。”周密说。

财经视野

经济动态

新闻排行

关于我们

北京华宇时尚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京市怀柔区南华园四区附近

邮政编码:101499

网站信息

环球经济网-环球经济门户网站

www.chinahqjjw.com

京ICP备19024101号-3

环球经济网 ©2018-2021 版权所有

环球经济网 Copyright ©2018-2021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