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动态

开年稳经济地方观察|用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发布时间:2023-02-07 09:27:51|来源: 经济参考报|作者:

  新春伊始,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新型储能等绿色产业项目投资建设火热开局,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从地方“两会”、新春“第一会”,到多地近期出台的重要文件来看,不少省市正强化绿色技术创新,积极壮大和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产业建设热 培育绿色增长新动能

  春节以来,宁夏石嘴山市不少新能源企业一刻没有停歇。即便是在大年初一,石嘴山市惠农区的宁夏晶体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的建设工地上,仍有900多人在安装设备。

  “为了确保今年3月底进行生产调试,我们在春节假期也坚守岗位、加班加点。目前项目3000多名现场施工人员已全部到位,培训、施工、生产调试等工作全面展开。”该企业多晶硅项目总经理助理宋帅兵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作为2023年宁夏重点项目,该项目投产达效后,预计年可实现产值300亿元,解决约1万人就业。

  石嘴山市发改委副主任杜海亮对记者表示,为将能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今年石嘴山市全力布局新型储能、氢能等绿色产业赛道,依托润阳硅材料、晶体新能源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光伏全产业链制造基地建设,积极推广工业尾气制燃料乙醇等先进技术应用,探索开展制氢、储氢、输氢、氢能综合利用等技术攻关,通过实施资金、人才、税收等政策,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发展,加快构建“领军企业+产业集群+特色园区”绿色能源产业格局。

  开年即开跑。眼下,全国多地以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契机,推动绿色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围绕节能环保、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一批项目加紧推进。

  2月4日,沈阳市集中签约了494个项目,投资总额达5329.39亿元,全市8条重点产业链项目占比近65%,其中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项目占比达27.8%。此前数日,总投资超470亿元的15个新能源重大产业项目在常州市签约落户。据悉,常州今年将推进储能规模化应用,推广建设“光储充检换”一体化充电示范项目。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培育壮大绿色发展的新动能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途径。”生态环境部规划院政策所副所长董战峰表示,地方通过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用绿色转型倒逼升级,能够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共进。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和含绿量显著提升。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清洁能源设备生产规模居世界首位。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

    锚定绿色发展 地方加快转型布局

  不负春光开好局。从近期多地释放的政策信号来看,一系列着眼于中长期的部署正在扎实推进,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布局 “环渤海”“沿黄海”两大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规划建设鲁北盐碱滩涂地千万千瓦级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2023年清退低效煤电机组200万千瓦……山东在深化能源革命道路上纵深推进。“山东能源行业将以更大力度系统织密能源保障网,保障202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亿千瓦以上。”山东省能源局局长栾健表示。

  不只山东,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成为多地部署重点。河北提出,2023年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1000万千瓦;安徽表示,要推进风光装机倍增工程,加快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400万千瓦以上。

  与此同时,广东提出,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发展海上风电、抽水蓄能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大力发展新型储能产业;内蒙古未来五年将以新能源带动新工业,加快大型风光基地和源网荷储、风光制氢等场景项目建设,力争并网装机2500万千瓦以上;海南将继续推进各项绿色金融措施,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支持重点行业领域节能……不少地方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绿色产品供给能力,持续完善相关配套举措。

    提升落地成效 政企需形成合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绿色转型正是其中重要一环,后续政策、企业应形成合力,在提高政策制定实施精准性、科学性的同时,进一步加快产业链低碳转型。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研究员毛涛表示,绿色发展是以最小生态环境代价换取最大经济效益的发展。从中央及地方规划来看,加快布局绿色项目,不仅有助于推动当地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而且提供了大量的绿色投融资机会,为当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谈及如何在稳增长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董战峰建议,应继续加大生态环境政策创新力度,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如,加强ESG(环境、社会和治理)与环境信息披露、环境信用、绿色金融等政策联动,提高政策制定实施的精准性、科学性。

  此外,针对当前部分产业链存在的下游新兴产业与上游传统产业的联动不够,以及产业链条的绿色转型步伐较慢等问题,毛涛认为,应重点发挥光伏、电动汽车等绿色产业中行业领军企业的作用,带动产业链上钢铁、铝等传统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和低碳转型,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配套协作、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产业发展态势。同时,积极引导这些核心企业打造绿色供应链,从注重“制造绿色”转向“制造绿色”和“绿色制造”并重,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生态环境影响。

财经视野

经济动态

新闻排行

关于我们

北京华宇时尚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京市怀柔区南华园四区附近

邮政编码:101499

网站信息

环球经济网-环球经济门户网站

www.chinahqjjw.com

京ICP备19024101号-3

环球经济网 ©2018-2021 版权所有

环球经济网 Copyright ©2018-2021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