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汇监测进入卫星遥感时代
我国碳汇监测进入卫星遥感时代
今天成功发射的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可以获取我国森林碳汇数据,提高碳汇计量的效率和精度,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遥感卫星总体部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总体主任设计师黄缙:碳排放的过程叫从化石燃料里面储存的碳变到二氧化碳,到大气当中叫碳排放、叫碳源。森林或者其他一些人工手段把二氧化碳从空气当中固化下来,叫碳汇。这颗星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对森林进行观测,来实现评估我们国家碳吸收的能力。
黄缙介绍,在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发射前,我国传统的碳汇测量主要依靠人工对森林植被进行抽样监测,费时费力,而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可以通过多种观测手段获取森林碳汇的多要素信息,提高碳汇监测精度。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遥感卫星总体部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总体主任设计师黄缙:有了这颗卫星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遥感的手段,卫星从那一过就自动地把这些卫星下边的森林、它的高度、面积、长势这些信息全获取了,就可以省去大量的林业工人去现场勘测、去现场测量的一个工作量。
多种模式综合成像 专业监测森林碳汇数据
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是一颗主要用于对森林成像,从而监测森林碳汇的卫星,那么这样一颗专业的卫星,它是通过怎样的手段来对森林进行观测的呢?
森林碳汇的监测需要高精度的植被数据作为支撑,专家告诉我们,如果只是刻画森林的面积,那么很多遥感卫星都能够做到,但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除了能够探测森林的面积,还可以通过携带的专业探测设备去测量森林的体积。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遥感卫星总体部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总体主任设计师黄缙:这颗星最主要的一个载荷就是这上面这个叫多波束激光雷达,激光雷达可以发射几束激光到地面,我就可以知道森林的高度。我们还配置了多角度多光谱相机,总共5个角度的相机,通过这5个角度相机,从前、正、后不同的角度去观测,对森林进行成像。
除此之外,卫星还携带了超光谱探测仪和多角度偏振成像仪等设备,可以探测森林的光合作用以及大气PM2.5含量等森林碳汇能力的核心数据。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遥感卫星总体部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总体主任设计师黄缙:超光谱探测仪的目的是通过提取光合作用的荧光,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棵树或者这片森林它光合作用的强度,光合作用实际上就代表了森林吸收碳的一个强度。同时我们还配置了一个多角度偏振成像仪,可以测量大气里面气溶胶的一个水平分布,进行大气校正,来得到更高精度的一个测量结果。
多种功能用途广泛 全自主任务智能规划
森林碳汇监测是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的主要任务,除此之外它还可广泛应用于环保、测绘、气象、农业、减灾等领域,因此,这颗卫星任务繁多、工作模式复杂,研制人员通过一系列智能化设计,让这颗卫星好用且易用。
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搭载的探测设备多,工作模式也多,不同组合的工作模式多达47种,研制人员在考虑让卫星可以支持更多应用的同时,在卫星的操作模式上也进行了专门的设计。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遥感卫星总体部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总体主任设计师黄缙:通过硬件和软件上的一些设计,能够任务执行的时候,任务之间并行不悖,可以随意组合,提高了整个任务的灵活性,方便地面使用。
此外,研制团队还为卫星设计了自主化运行方式,卫星可以自主判断海洋、陆地、光照条件等,自动规划探测任务。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遥感卫星总体部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总体主任设计师黄缙:通过星上去自动识别咱们过的地方是陆地还是海洋,比如是白天还是晚上,那么就星上自主地去生成一些观测任务,来提高卫星运行的智能化水平,简化地面操作的一些流程。
财经视野
经济动态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