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读中找到城市归属感
走一段路,读一座城。
近年来,在安徽省会合肥市,兴起了一股不一样的“走读热”。孩子们走的并不是常见的文旅路线,他们来到合肥历史上第一所官办的地市级学校旧址(现更名为合肥学宫),登上状元桥,围观状元井;在卫衙大关倾听合肥青年在五四运动中的历史回响;追寻抗日战争时期进步女师生组成的“朝曦读书会”印记……
活动过程中,党史专家、讲解员、学校教师、志愿者导赏员全程陪伴孩子们,带来知识点满满的“打卡”体验。这项活动并不只针对年轻人,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市民都可以参与其中。
活动组织者是合肥庐阳区三孝口街道孵化的“走读老城”志愿服务项目。项目现有志愿者42人,这支老中青结合的团队带领市民用脚步丈量、用眼睛观察、用内心感受合肥这座城市,也用实际行动破除网络上“合肥是一座没有人文底蕴的新兴城市”的论调。
“不能让城市历史躺在故纸堆里”
项目发起人张瑞是个80后,也是新合肥人。
“屹立一方的老建筑,所孕育的故事是一代代合肥人珍贵的集体记忆。”工作过程中,他对合肥城市历史产生了兴趣,他曾围绕合肥城建历史、历史名人、近现代发生的重大事件、现存历史遗址等内容制作调查问卷,“不了解”选项占比84%,青少年群体对合肥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普遍不高,并缺乏认知渠道。
事实上,合肥有2100多年的县治、1400多年的府治历史,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1952年,合肥成为安徽省会。但因城市规划调整,致使今日老城的文化遗迹所剩不多。2020年3月,“走读老城”志愿项目应运而生,团队实地寻访了十棵椿 、卫衙大关、安徽省博物院老馆、合肥县衙、淮河路桥等红色资源类地标,以及三孝口、德胜门、西平门、城隍庙、廻龙桥等名胜类遗迹。
“合肥和平解放那天,由于金寨路较窄,解放军卡车经过时,不小心撞断了一户人家的门头。后来,部队主动找到这户人家,提出赔偿请求,被户主婉拒了。百姓都说,人民军队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走访过程中,市民李国安的这段回忆,让张瑞坚定了挖掘老城历史的决心。
1927年,合肥城区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中共合肥小组在十棵椿(地名)诞生,其如今的位置在安徽省民政厅大院内。2021年的一场走读活动中,志愿者发现附近都是现代建筑,没有十棵椿历史背景介绍。在属地三孝口街道支持下,工作人员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复原了部分场景,搭建指示牌、文化墙、砖雕等。
同时,项目邀请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安徽省委党史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对传播信息进行把关。譬如,合肥廻龙桥地名的由来,民间一直流传两个版本,经专家求证,“孙权回龙”的说法在古籍《庐州府志·廻龙桥》上有出处,当年东吴孙权率兵犯肥,曹操答曰:“老夫在此,东吴休存妄想,望将军珍重。”孙权遂转而返回,回头处恰有一道桥,被称为“廻龙桥。”
项目根据文化历史遗址梳理出“10+N”条线路,以现场教学、沉浸式体验、研学沙龙、融媒体互动等形式呈现,开发创意海报、明信片、走读地图、笔记手账等文创周边。“城市历史需要传承、活化,而不是躺在故纸堆里,只存在于文字记载中。”张瑞说。
年轻人可以为老城文化做些什么
项目成立至今已累计开展活动120余场次,30余家政府、企事业单位联合参与。团队中有专家学者,也有土生土长的“老合肥”,更多则是从活动参与者转化而来的青年。针对学生群体,年轻志愿者别出心裁设计体验活动。
庐州是合肥的古称,庐州古城址四周都有护城河,20世纪50年代,因合肥城市建设需要将城墙拆除,就地修路、种植绿化,几十年来,合肥打造形成国内独有的长达8700米的环城公园,这也成为城市建设绿化经典案例。
曾经的7个城门在什么位置?有哪些历史传说?经过一番考证和探访,团队设定了一条环城走读线路。孩子们穿行在环城公园中,除了学习人文历史,还有自然教育志愿者教师沿路普及看到的鸟类、植物等知识,孩子们可以用手机、相机拍摄美景。
25岁的公司职员李雅静是自发加入项目的志愿者之一。今年8月27日,她带领合肥红星路小学的学生开展“寻访红色印记 传承星火精神”活动,大家分头探索寻找“十棵椿”和“合肥学宫”等历史地标。活动中,孩子们还用自己的零花钱买来矿泉水,送给交警、环卫工人、疫情防控志愿者等一线工作者。
学新闻传播专业的李雅静大学毕业后留在合肥发展,她抱着扩充知识面和传播历史文化的初衷加入了志愿导赏团,她想让更多来合肥的外乡人感受合肥的历史人文底蕴。
带着这份热爱,她和志愿者策划了探寻老城宝藏文化活动。志愿者将孩子们分组分队,引导他们来到散布在合肥老城中的“李鸿章家族当铺遗址”和“金融大厦”等地点,依次找寻大厦地址、解答大厦上的文字等“谜题”。最后,志愿者统一揭秘隐藏在庐阳区的古代货币知识点。有学生表示,自己对当铺在古代的重要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了解了铜钱上“通宝”“长乐”等字样的寓意。
23岁的杨淑清家乡在四川巴中一个小乡村,考上大学使她第一次走出大山。2021年从四川师范大学毕业后来到合肥从事绘画设计工作,陌生的城市、街巷带来不安全感,促使她想要了解这座城市。她在社交软件上看到走读老城项目征集参与者,便想发挥特长做些什么。
她负责文创手绘和老照片复原工作。拿到老照片,她先观察图片,了解图片所传达的信息。一些照片年头久远,她先用专业技术软件进行清晰化处理,这一过程让她觉得收获颇丰。“我们要完善照片背后的故事,如果缺少背景资料,就搜集补充。绘制十棵椿砖雕线稿图时,我们就找了大量画像作参考。”
她已经复原和手绘40余张照片,包含便民服务老手艺、合肥日据沦陷老照片、走读活动路线卡片、地图等。这些照片出现在了创意海报、文创展示等场景下。文创照片则作为小礼物送给活动参与者。十棵椿砖雕经过打磨修改,已经在十棵椿旧址打卡点进行展示。
走读中找到城市归属感
杨淑清觉得,影像资料能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合肥当时的样貌,通过古今对比,体会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任何发展和成就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能做的就是让更多人打心里爱上这座城市”。
她记得,今年团队面向社会招募合肥沦陷日(1938年5月14日,侵华日军先后从德胜门和小南门侵入合肥城)走读活动志愿者时,来了20多位不同年龄段的参与者。活动当天,大伙前往现今德胜门的位置听专业老师讲解历史。
有一位阿姨现场感慨:“我帮孩子带了一周孙子孙女,周末我给自己放个假,我就喜欢听历史,在网上看到招募,我立马就报名了。我和孩子们说,要记住这个发生在家乡的特殊日子!”
另一场活动中,一位来自安徽省公安厅的女民警感慨,她从小到大都在三孝口这片区域学习、成长、工作,但从来不知道这里藏着这么多历史故事,更不知道周围曾建立过府衙、县衙。“只有了解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这座城市曾经发生了什么,才能更加热爱家乡、热爱这座城市,想办法把她建设好。”
53岁的志愿者赵梅英从小在合肥长大,她推荐了很多“老合肥”加入导赏团。
曾有一对70多岁的老夫妻来到现场分享见闻趣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大建设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城市改造,以及城市发展给老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二人侃侃而谈,现场很多“老合肥”都被感动,大家打开了话匣子,述说对合肥的情感。目前,夫妻俩还参与到社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向更多人推广宣传社区文化。“讲好城市故事,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当下的激励。唤起参与者对城市、自然、人文史迹的关注,由认识产生理解,进而增强对城市的归属感。这就是我们做这个事的意义所在。”赵梅英说。
财经视野
经济动态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