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产品存量个人投资者首次突破100万人
今年以来,随着严监管持续,信托产品规模持续压降、风险加快暴露,产品收益率表现低迷,年化收益率长期处于7%以下水平。然而,个人投资者不降反增,并且增幅显著。
日前,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信登”)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我国信托产品投资者数量持续增长,其中存量个人投资者数量首次突破100万人。《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发现,个人投资者数量已连续七个季度上升。同时,前三季度个人投资者净增长数量已接近2020年全年总和。
接受《证券日报》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财富管理业务发力、投资者理财意识加强、新型标品信托营销等多重因素促进了存量个人投资者数量持续增长。此外,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也加速了部分客户回流到信托产品。
前三季度新增人数
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中国信登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信托产品存量投资者总数为105.96万个,其中个人投资者共101.16万人,当季净增加8.74万人,占当季新增投资者总数量的93.92%。同时,个人投资者新增投资规模占比接近50%,成为新增信托产品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2020年以来,信托产品存量个人投资者已连续7个季度上升,全年增加了24.12万人;2021年前三季度分别增加7.61万人、7.37万人、8.74万人,合计净增加23.72万人,已接近去年全年增加量。
中国信登称,上述数据说明,个人投资者对信托产品的认可度在继续增强,而信托公司积极转型发展财富端业务,为个人投资者提供日益丰富的财富管理业务,也是吸引投资者青睐信托产品的一大因素。
“现在很多公司都在发力财富管理业务,大力推行标准化产品的营销方式也带来了一波新客户。”某地方国资背景信托公司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FOF等创新信托产品降低了起投门槛,对于个人投资者吸引力增强。同时,老产品的客户单个账户规模大,理财需求较稳定,退出的人数较少。除此之外,国家层面引导居民资产配置到资本市场,固定资产投资不再是首要选择。种种因素叠加,导致了个人投资者数量增加。
“今年公司财富端客户数量明显提高,除了财富管理业务向好外,投资者理财意识也逐渐增强。”某央企背景信托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我国个人投资者金融资产不断增加,居民财富管理需求持续上升。信托公司也在致力于打造多元信托产品体系,信托产品的竞争力增强,部分基金等理财产品投资者也回流到信托产品上。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个人投资者数量持续增加,但集合信托市场受监管持续收紧、市场风险上行等因素影响仍处于持续低迷阶段。集合信托产品发行规模与成立规模已连续4个月下降。据用益信托发布的数据,进入三季度,7月份至9月份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6.81%至6.83%。
与此同时,信托产品违约不断,风险加快暴露。近四个月以来发生的信托产品违约事件超90起,涉及金额近550亿元。房地产领域依旧是违约事件高发的领域。同时,金融机构的停贷、抽贷、挤兑更是加重了违约情形发生的可能。
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
部分客户流向信托
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导致收益率有所下滑,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信托产品的吸引力。
“尽管集合信托产品的收益率有所下降,但是相较于银行存款和银行理财产品却还是存在一定的优势。”普益标准研究员秦婧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由于信托公司近年来持续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大力发展服务信托、积极回归本源业务,转型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断丰富的产品线与服务体系有效地支撑了投资者资产的保值增值。
“银行理财受净值化改造影响,理财收益水平持续下行,今年以来,1年期理财收益率维持在3.2%-3.5%的水平,相比之下,信托一年期标品类产品收益率在3.8%-4.8%区间,一年期非标类产品收益率在6.8%-8.0%区间。在收益差下,形成了一定的个人投资者客户分流。”百瑞信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员魏文臻杰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未来延续增长的趋势更多取决于政策的导向以及客户的体验程度。”魏文臻杰认为,目前信托产品还未进行净值化改造,相较银行理财的优势在产品的摊余成本法估值、流动性管理、投资范围等方面,使其收益率存在较大的优势;信托公司应当抓住机遇,构建完善的投研体系,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吸收业内优秀人才,打造收益更高更稳健的标类产品,从而提升客户体验,吸引更多个人投资者。
秦婧认为,未来,伴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向好,我国财富管理市场将迎来稳健发展态势;同时,房地产调控加码,居民财富将进一步向金融资产转移。分散风险、侧重资产配置,追求长期稳定财富增值将成为新资管时代财富管理发展的趋势。信托作为承接投资者长期稳健投资需求的主力军,或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本报记者 邢 萌 见习记者 张 博
财经视野
经济动态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