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动态

透过这扇窗,见证经济韧性底气

发布时间:2023-02-16 14:05:01|来源:|作者:

  本报记者王永前、姚玉洁、贾远琨、董雪

  清风徐来,暖意渐浓。在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上,一排排红色塔吊犹如等待远航的风帆,一艘艘国际大型货轮满载着“中国制造”,驶向无垠碧海,运往全球各地……在中国经济窗口上海,目之所及,皆是繁忙赶春之景。

  春光不等人,抢开工、拼进度、拉产能,开局号角已吹响;春光亦不负人,强韧性、提能级、促科创,满园春色关不住。

  透过这扇窗,见证经济韧性底气

  “2022年打赢了一场突围赛,今年要打赢进阶赛。”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大型邮轮项目总设计师陈刚的电脑上,累计10万余张的工程单记录了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建造进度。“首艘国产大型邮轮是我国造船业继大型LNG船之后摘取的又一‘皇冠上的明珠’,将于今年5月底出坞,年底交付。”

  刚刚过去的2022年,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国际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球第一,12种船型新接订单位居全球首位,集装箱船、海洋工程辅助船等船型全球市场份额均超过50%。

  从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科技大楼望出去,一侧是正在紧张施工、即将揭开面纱的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另一侧,大型集装箱船正在繁忙作业,五颜六色的集装箱,拼接出充满韵律的全球贸易图谱。

  春寒尚料峭,黄浦江畔已是一片火热图景。镜头切换间,每一帧都见证着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底气:

  ——2月10日,国产大飞机C919的5号试飞机满员搭载乘客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起飞前往湖北鄂州、山西太原等地,圆满完成满员载客验证飞行。C919交付东航的首架机也在密集进行构型升级,为商业运营做好准备。

  中国商飞公司C919外场试验队采购与供应商管理团队负责人彭敏说:“国产大飞机的底气,来自中国完整的产业链联动和大市场支撑,我们将以此为基础探索商业成功之路。”

  ——一台机器人灵巧地握住一只“手臂”,精准放置到位,另一台机器人“手持”螺丝钉飞速旋转,不到3秒就完成一组螺丝的锁附。机器人会判断每一颗螺丝拧紧的程度,保证恰到好处。“机器人造机器人”的智能工厂,在上海已越来越普遍。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数据显示,上海重点产业的机器人密度已达到383台/万人,规上企业机器人密度达到260台/万人,是世界机器人密度平均水平的2倍多。到2025年,上海工业机器人密度还将增加100台/万人,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在上海嘉定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一辆辆载人智能乘用车依托5G网络,可以实现路端、车端、云端数据实时交互,方向盘自动操作,在道路上稳稳行驶。

  数据显示,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技术链,包括自动驾驶系统集成、智能座舱、激光雷达等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均在全球处于并跑阶段。来自上海的无人驾驶货车已经在泰国兰乍邦港口等海外大显身手。

  透过这扇窗,看到开放能级跃升

  在东海之滨,位于临港新片区的国际数据港里,大屏幕上光点闪烁,智能网联汽车出口、部分文化产品出海交易数据在这里交换、确认。在数据跨境流动这一前沿领域,国际数据港正在探索数字空间的中国开放之路。

  在市中心的上海米哈游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支几十人的美术团队正在为优化游戏中的一个充满东方风韵的场景而抢抓进度。过去一年,米哈游旗下现象级产品《原神》走红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成功入选App Store年度精选游戏。“2023年,我们希望通过《原神》这款数字IP,把充满魅力的东方文化传递给全世界更多的年轻人。”米哈游创始人、总裁刘伟说。

  在上海东翼的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越来越多的中国民营企业跨过“彩虹桥”,迈向国际化。“安踏、美的、天合光能等纷纷把国际业务总部放到虹桥。依托虹桥国际化出海口优势和高端人才优势,神马电力集团的新型外绝缘电网方案一举获得巴西一条电网的30年特许经营权。”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孔福安说。

  建设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这一定位既是上海开放能级跃升的必然,也是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的使命担当。

  昔日“丝绸之路”,今日汽笛声声。开年以来,“中欧班列-上海号”开行越来越密,1月完成了6出1进共7趟班列的发运工作,春节过后更是实现了三天连发三车。这支“钢铁驼队”联通境外城市与站点超40个,成为“一带一路”沿线的强劲纽带,也帮助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扩大份额。

  新春伊始,十余批汽车滚装船在临港新片区的南港码头启航远行,将中国造新能源车运往土耳其、意大利等国家。1月以来,南港码头已累计验放汽车出口28526辆,同比增长43.6%。

  “欧美市场对中国国产品牌汽车认可度越来越高。整个春节期间,国产汽车出口物流一刻未停。洋山海关为此设立特快专窗,保证车辆出口业务随到随办、天天能通关。”上海德誉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操作码头现场负责人姜鹏说。

  透过这扇窗,感受科创策源脉动

  在你看不见的遥远星空,50余颗中国北斗卫星正分秒不停地运转,为全世界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在距离北斗卫星数万公里的上海临港,一个平均年龄只有33岁的科学家团队正在为了更加泛在、更加智能、更加融合的中国下一代时空体系而努力。作为北斗卫星的诞生地之一,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只用三年多时间,就完成了新一代北斗卫星首发星的研制和发射。

  当下,该团队正在打造两颗北斗卫星“新成员”。“它们将携带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新技术进入太空,进一步提升中国北斗的精度。”北斗三号卫星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林宝军说。以北斗为引领,总体产值数千亿级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正在迅速崛起。

  科创,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2月10日,上海2023年重大工程安排正式项目出炉,总投资约1.7万亿元的191项重大工程项目中,科技产业领域最为集中,其中既包括CR929宽体客机研发、联影医疗、商汤人工智能算力等先导产业项目,也有磁-惯性约束聚变能源系统关键物理技术项目、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等前沿科学装置。

  正在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浦东,一个“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逐渐形成。近日,中国科大上海科教基地、上海张江数学研究院、上海流程制造工业软件研究院等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点平台落地浦东新区,涉及量子科技、应用数学、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这些高能级科创平台为浦东打造创新高地注入澎湃动能。

  从孵化出首台国产质子治疗示范装置等重大成果的上海光源,到《流浪地球2》中的“外骨骼机器人”,再到让“大块头”的“大智慧”赋能中小企业的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上海正在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上海科创办科创协调处处长开恳说:“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将加快推进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180个科创项目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一个创新的城市应有几个‘核爆点’,这里是创新思想的源泉、新赛道的风口点,是全球各类最好创新资源的汇聚区。”今年上海“两会”上形成的这个共识,为上海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描绘出一幅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图景。

财经视野

经济动态

新闻排行

关于我们

北京华宇时尚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京市怀柔区南华园四区附近

邮政编码:101499

网站信息

环球经济网-环球经济门户网站

www.chinahqjjw.com

京ICP备19024101号-3

环球经济网 ©2018-2021 版权所有

环球经济网 Copyright ©2018-2021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