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

荒山秃岭 启程破冰 荒山秃岭 启程破冰

发布时间:2021-05-11 09:55:10|来源:新财网|作者:

  过去20年,黄土高原被染绿了!

  卫星信息清晰地显示,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移了400公里——这背后是一场退耕还林的“绿色革命”,革命圣地延安用20年时间,把全市植被覆盖度由46%提高到81.3%,沟沟岔岔、山山峁峁变了模样。过去一度找不到营生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回来了,吃上了生态饭,一辈人创下的绿水青山是下一辈人的金山银山。

  “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1956年3月,诗人贺敬之在《回延安》中写下的诗句,如今读来,已有新的内涵。

  荒山秃岭 启程破冰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络绎不绝的游客让延安市吴起县南沟生态度假村员工薛志龙一直忙得不可开交。

  80后薛志龙,是土生土长的南沟村人,在度假村开观光列车,闲暇时喜欢和游客聊起南沟村的变化。儿时的记忆中,南沟村荒山秃岭,与之相伴的是穷得叮当响的日子。男孩子到了十七八岁,要养家糊口只能往外走。打零工不易,奔波劳累却并没有多少收入。

  一点点变绿的山河给薛志龙的生活带来了转机。借助好起来的生态,2018年南沟村成立了旅游公司,背井离乡的薛志龙决定回到村里,靠青山绿水“吃”生态饭。

  延安市吴起县退耕还林生态(森林)公园管理处主任刘广亮在黄土高原上长大,他说,过去农民吃饭靠种粮,收入靠养羊。满山放牧的山羊,嘴是一把剪,蹄是四把铲,连草根都刨出来吃掉。

  在延安,农民生存与自然生态正面交锋,陷入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越荒越牧,越牧越荒”的恶性循环。

  20世纪末,延安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7.8%,年入黄河泥沙2.58亿吨,约占入黄泥沙总量的1/6。

  在南沟村原党支部书记闫志雄的记忆里,退耕还林前的南沟村,山是荒的,家是穷的,窑是烂的,食是粗的。

  闫志雄当选村支书的1996年,南沟村村民人均年收入660元。200多户的南沟村,户均10多亩地,一茬茬小麦、荞麦、谷子、豌豆等作物种下去,收获时亩产粮食只有几十斤。南沟村只是那个年代延安地区的一个缩影。

  “山是和尚头,沟是千丘丘,三年两头旱,十种九难收”,“下一场大雨脱一层皮,发一回山水满沟泥”,在当地老百姓口中,流传着这样的戏谑之语。

  社会经济要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要得到根本改善,不得不变。

  1998年6月,吴起县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封山禁牧、舍饲养畜。全县只留30万亩基本农田,一次性退掉155万亩25°以上坡耕地,一次性淘汰出栏当地土种山羊23.8万只,目标是再造一个秀美山川。

  一开始,村民不解,甚至反对,就连闫志雄心里也直打鼓。他回忆说,当时有老人来问,“祖祖辈辈种地都吃不饱饭,现在人均只留两亩地,会饿死人的。”

  1998年长江等流域的特大洪水给全国生态都敲响了警钟,退耕还林成为国家项目,起步早的延安自当提速,“变兄妹开荒为兄妹造林”。

  从1999年起,延安因地制宜提出植树种草、封山禁牧、天然林保护、基本农田建设、舍饲养畜、移民搬迁六大退耕还林工程措施,这些措施也是将绿色铺满延安山川大地的施工图,一场全民总动员的绿色革命即将在延安大地展开。

  退耕还林 人民战争

  在距南沟村120公里外的延安市安塞区雷坪塔村,村民张莲莲和老伴儿王耀武已经种了整整40年树。40年前,张莲莲29岁,王耀武28岁。

  起早贪黑、风雨无阻,张莲莲的决定让周围村民觉得不可思议。

  张莲莲说:“村里荒山光秃秃的,水土流失冲的一道道深沟,糜谷旱得拧麻花。如果载上树就能治理水土流失种出好庄稼,光景就能过得好些。”

  为了种树,张莲莲将自家30亩耕地置换成数百亩荒坡地,背着100多斤树苗跨沟蹚河,为了种树天不亮就出发、摸黑回家,山高路远,中午就吃口干粮再继续种树。

  一锨土、一棵树苗、一担水,40年来,张莲莲和老伴儿王耀武用坏了100多把?头、铁锹、尖?,穿坏了300多双鞋,一家四代人先后植树50多万株,村子周边1750亩荒山变成了林海。

  张莲莲一家的故事,似乎给了21世纪初陕西的退耕还林行动做了最好的引领。

  南沟村,一代代年轻人开始书写他们的绿色故事。

  2000年春季,24天时间里,南沟村200多青年劳力加上每家每户亲友帮工共400多人,完成了6000多亩植树造林任务,3月、4月,共完成1万亩植树造林面积,超额完成任务。

  在闫志雄记忆里,那年春天,南沟村的坡地上是从未出现过的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每天不到8点,山上已是热闹的劳动场面,中午带点玉米面窝窝干粮,喝口水对付了事,大家你追我赶,互相‘较劲’。”闫志雄说,完工时,省上项目办负责人来检查,看到村民破了血泡结成茧子和裹着胶布的双手,感动不已。

  2000年7月,南沟村所在的薛岔乡粮站开始陆续有卡车运来粮食。闫志雄看在眼里,心中的石头落了地,国家对农民的承诺兑现了。事实上,就是到了1999年的冬天,村民们仍不相信国家会给补钱补粮。

  “交了一辈子粮和税,哪有国家返给农民粮钱的好事,说那纯粹是白日做梦。”闫志雄说,老百姓的焦点就集中在禁牧难和粮食能否兑现上,那也是一场思想碰撞与解放的过程。

  “按国家政策,1亩地补贴200斤粮食,20元钱林木管护费,其中粮食是50%的玉米、30%的麦子、20%的小米,家家户户都是这个比例。”闫志雄说,祖祖辈辈种地也没有1亩地打过这么多粮食啊。

  发粮那天,粮站甚至比春节集市还要热闹,那时的土路不好走,家家户户就驴驮人扛,将粮食一袋袋运回家,乡亲们喜笑颜开。

  20年来,仅南沟村植树造林就已达10万多亩。而今,在整个延安,经过一代代延安人民的不懈努力,一座座裸露的山头被攻下,曾经荒芜的黄土地早已是绿树成荫。

  绿水青山 金山银山

  从2000年至2020年的21张延安市遥感植被覆盖度监测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绿色、深绿色在延安版图上逐步扩展,加深的绿色区域是乡亲们的绿水青山,也是乡亲们的金山银山。

  2015年,张莲莲儿子王军、儿媳李红卫停下了奔波辛苦的煤炭运输生意,萌生了利用父母千亩森林,实行土鸡山地生态养殖的想法。

  20世纪80年代末刚结婚时,李红卫也曾和公婆、丈夫一起承包荒山荒坡,植树造林。

  对于植树的辛苦,李红卫深有体会,因为路远,中午往往一顿炒面拌开水,实在累乏时,她就直接躺在地里睡上片刻,有时实在忍受不了阳光暴晒,她就用衣服蒙住头,缓解一会儿。经常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腿疼。

  后来,李红卫和爱人王军跑起了煤炭运输生意,依然是风里来雨里去,直到2015年,她看到了发展林下经济的机会,创办起农养结合、产供销一体的生态莲花鸡场。此外,李红卫使用纯有机肥建起了200亩玉米、谷物、豆类、南瓜等小杂粮种植基地。

  在莲花鸡场,李红卫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带动村民一起致富。在延安市安塞区、宝塔区,李红卫和王军经营着两家饭店,主打的莲花鸡和鸡蛋吸引了不少新老食客,饭店长期聘用的员工也以贫困户为主,为他们解决就业困难,增加家庭收入。

  李红卫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他们实实在在尝到了因树受益的甜头,也享受到了植树造林的好处。

  同样,在南沟村,利用青山绿水发展集体经济,带领村民继续致富的步伐更加快了起来。

  在南沟村8.2平方公里的度假村,450亩的湖面上可以划船、垂钓,由坝石荒地改造的儿童乐园里,设置了碰碰车、七彩滑道、网红桥等游乐项目,在村里,还有共116个床位的窑洞宾馆。

  闫志雄说,在旅游公司村民可自愿入股。2020年,旅游公司创收100多万,除去股东分红,还给全村1320位村民每人发了100元,给村里精准扶贫户发了1万元。

  如今,南沟村旅游公司能够解决四五十人的就业问题,都以精准扶贫户优先。2020年,南沟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6440元,是1996年660元的25倍。

  不止于此。在今天的延安,林果业、棚栽业、养殖业发展成效日益显著。宝塔、安塞的山地苹果,延长、宜川的花椒,吴起的香瓜,延川的红枣,黄龙的板栗、核桃,这些产业已成为退耕群众重要的收入来源。

  2018年,延安市颁布实施《退耕还林成果保护条例》,成为以法律形式保护退耕还林成果的全国第一市。

  1999年,延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381元,2020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12845元。2018年5月,延安市整体脱贫摘帽,实现了生态保护和扶贫脱贫一个战场、两场战役的双赢。

  20年,延安实现了一项项举世瞩目的生态成就:山变绿了,水变清了,天变蓝了。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川 杨宝光 孙海华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财经视野

经济动态

新闻排行

关于我们

北京华宇时尚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京市怀柔区南华园四区附近

邮政编码:101499

网站信息

环球经济网-环球经济门户网站

www.chinahqjjw.com

京ICP备19024101号-3

环球经济网 ©2018-2021 版权所有

环球经济网 Copyright ©2018-2021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