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矿模式”:成为中国第一矿业资源保障主力军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33岁的李重洋是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五矿)长沙矿冶研究院第一批双创项目中最年轻的团队负责人。初次创业的他和他团队的小伙伴们纷纷自掏真金白银,投入他们自己的双创项目、国内首家动力电池回收服务平台“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蓄电池回收网络体系”。
舍得跟投、敢于跟投,既缘于项目在经过院里层层遴选时,被评估为“商业模式清晰、技术优势明显和风险可控”;更缘于院里有一套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伙人机制+“模拟模式”契约化或“注册模式”公司化等项目推进模式,涵盖了技术研发-项目孵化-成果转化的全生命周期。
这是该院2020年首批5个双创科研项目之一。随着院里快速搭建起鼓励创新创业的制度体系,以及各项配套制度和细则的相继出台,5个双创项目在当年就陆续启动,涵盖传统矿产资源和战略新兴新材料两大板块,总投资7500万元(含220万元无形资产出资),其中院里现金出资5860万元,33名骨干科研人员现金出资1420万元跟投入股。
以和李重洋团队项目相配套、同步实施的另一双创项目“动力电池梯级利用”为例,短短一年间,就已经完成市场调研、技术升级、产品开发、样机研制、商业化应用等,成功开发出三类主打系列产品,现已在竞争激烈的湖南省储能产业稳稳占据了领头地位。
在中国五矿,长沙矿冶院不是孤例。“十三五”期间,中国五矿全面深化改革、探索形成改革的“五矿模式”,极大激发了创新活力:五年来,企业规模体量、经济效益、资产质量、运行效率等关键指标连年大幅改善,发生了质的变化。
刚刚结束的中国五矿2021年度工作会上,中国五矿董事、总经理国文清介绍,“十三五”期间,中国五矿加速践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竞争力提升”行动全面落地,1个首要任务、8项重点任务、89项量化评价指标,总部去机关化改革成效显著,企业治理体系、经营机制日臻完善。以健全运行机制为例,制定完善“三清单一流程”(即“三重一大”事项清单、核心管控事项清单、总部决策事项清单及管理流程),同时,将核心管控事项嵌入集团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管控事项表单化、信息化。2020年通过合并跨部门事项及流程、向主管副总和部门长“分级”授权等方式,核心管控事项减少40%,总部决策事项精简约20%。打造战略管控+财务效益管控+关键运营管控型总部,管理层级压缩至4级、法人户数累计减少325户。
与此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国有资本向核心主业集中、向高端供给集中、向绿色和新兴产业集中,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营效率不断提升;贸易物流、金融地产“两梁”继续稳中有进,模式不断创新,品质日渐提升;新能源电池材料正极、负极产业加快布局,新动能迸发新力量;从产业整合、管理整合,到人员交流、文化融合,探索出独具特色的互补式重组发展模式。
国文清透露,从2016年到2020年,中国五矿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年均分别增长13%、50%、121%,归母公司净利润大幅增长,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累计1816亿元,中国企业500强排名24位,世界500强排名92位。科技实力更加雄厚,五年来,中国五矿拥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从29个增加到41个,国家级科技奖励从175项增加到194项,编制国内外行业标准从872项增加到1400余项,有效授权专利从1.8万余件跃升到3.5万余件。
“十三五”期间,自主建成投产邦巴斯铜矿、杜加尔河锌矿等一批重大项目,钨、铋、石墨资源量产量位居全球第一,铜、铅、锌资源量产量位列全球第一梯队,成为中国第一资源保障主力军;先后建成宝钢湛江钢铁基地、台塑越南河静钢厂项目等一批标杆项目,牢牢占据国内90%、全球60%的市场份额,世界第一冶金建设国家队地位持续巩固。
财经视野
经济动态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