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从失落的工业重镇到时尚的“抖音之城”
西安是一座糅合了多种气质的城市:既古老又时髦、既基础又前沿、既沉稳又热闹、既厚重又轻灵。诸多气质之中,“硬科技”无疑是西安希望浓墨重彩渲染的城市底色。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于静
编辑|周春林
这个国庆假期,大唐不夜城、大雁塔音乐喷泉、钟楼、永兴坊、兵马俑等西安的网红景点,又成了众多游客打卡必去的地方。
这座古老的都城,从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重镇,到经济逐渐衰落,然后又抓住了能源领域的机遇,诞生了类似隆基股份、陕西煤业这样的上市公司,崛起了一批硬科技企业,并且借助当下年轻人最喜欢的娱乐方式,成功把自己打造成了“抖音之城”。
可以说,西安是一座糅合了多种气质的城市:既古老又时髦、既基础又前沿、既沉稳又热闹、既厚重又轻灵。
西安的资源禀赋,其实是很多城市无法比拟的: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底蕴,独特重要的地理位置,扎实的重工业基础,高校与科研院所密集、完整的产业链……在竞逐东南沿海城市的过程中,你能明显看出一条从被动到主动求变的运行轨迹。
西安的发展,既要基于自身的内在条件,又要着眼于国家的战略方向。它的未来,显然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从半导体到新能源
西安的工业基础伴随新中国发展起来。
“一五”期间,作为全国八大重点建设城市之一,西安承接了苏联援建的156项重要工业项目中的17项,陕西重型机械厂、冶金机械厂等一批国有工业企业应运而生。
“二五”期间,重工业成为西安主要发展方向,西安航空发动机制造公司和西安飞机制造公司等第二批苏联援建项目落户此地。
“三五”期间,中苏交恶,为了应对国际形势变化,国家采取了“三线建设”的发展战略,经济建设重点从东部地区转移到西南、西北地区,西安周边建设了一批机械、兵器、航空、化工、冶金等国防工程,城市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1990年,河南许昌人李振国从兰州大学半导体材料专业毕业后,分配到西安工作。商海耕耘数年,他和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出资本市场陕西板块中市值最高的企业——隆基股份。
李振国最初工作的华山半导体材料厂即741厂,也是“三线建设”建成的项目之一。上世纪60年代,西安与北京、上海同时发展半导体产业,在半导体泰斗黄敞的带动下,李振国后来合作的771厂孕育了新中国第一块集成电路。
此后,西安凭借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和科研实力,成为国内半导体重镇,吸引了英飞凌、美光、三星等国际巨头以及华为、中兴、紫光展锐等国内企业的入驻。
近年来,陕西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国内半导体版图的重要一极。据2019年4月发布的《西安市光电芯片(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1年)》,至2021年,产值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李振国刚刚创业时也是选择了自己熟悉的通信半导体行业,但因为一次阴差阳错的“错误决定”意外发现光伏行业的前途。
那是在2003年,李振国一个人拍板,把两个货柜的多晶棒产品,卖给了一家乌克兰公司,后来这批货物因为一些技术原因遭到对方退货。李振国的海外报关和运输经验不足,漂洋过海近一年后,辗转运回国内。这批价值200万美元的货物几乎是这家小公司的全部身家,产品卖不出去,眼看公司就要遭遇灭顶之灾时,光伏行业释放出的巨大需求,让这批货物重新焕发生机。
2004年德国《可再生能源法》重新修订,带动全球光伏市场商业模式成熟,国内光伏企业也是从这时发展起来。在通信行业遇冷的半导体产品,摇身一变,成为国内光伏企业的原材料。
这次“事故”为隆基注入了稳健的基因。“自信心爆棚”的李振国吸取教训,邀请大学同学钟宝申来到西安,搭建起国内企业少有的组织治理构架:创始人与实控人担任总裁,董事长由钟宝申担任。权力让渡的结果是,公司在刚刚崭露头角、跌宕起伏的光伏行业中,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少犯了许多错误。
也是从这个小插曲中,西安长出了新能源的翅膀,钟宝申与李振国放弃了隆基此前的半导体业务,进入光伏单晶硅领域,并在他们的带动下,倒逼整个光伏行业从多晶硅路线向单晶硅路线的过渡,并进一步促成光伏行业“平价上网”时代的到来。
西安之于隆基的意义是,光伏行业早期技术不成熟,依靠政府补贴生存,节省一分钱,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一分优势,与当时尚德、汉能、协鑫等多数热门光伏企业建在东部沿海地区不同,隆基立身的中西部城市西安,为降低成本增加了优势。
正如《中国企业家》曾报道:“即将引领下一轮发展风骚的诸如消费类、新农业、新能源类企业,它们不是非得临海而居不可,相反,扎根内陆腹地能让它们更好地贴近客户与上下游。”
隆基之于西安的意义则在于,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带领西安传统能源企业走向新生。
陕西煤业是西安市紧随隆基之后的第二大上市企业,公司以煤炭生产、销售、运输业务为主,煤炭资源储量、年产规模、人员工效均在国内煤炭行业排名靠前,聚焦能源革命与科技革命大势,公司在做强主业同时,利用资本运作平台,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方向展开布局,为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贡献了力量。
就是这样一家以挖煤业务为主要营收的企业,凭借优秀的投资业绩受到资本市场关注。从2017年开始,陕西煤业以30亿元本金投资了隆基股份,在去年三季度以赚百亿元业绩退出。后来,这家公司还重仓了赣锋锂业,并在最近半年押中7倍牛股云天化。
陕西煤业之所以成为股市“金手指”,在于建立了投资顾问模式,确定了以朱雀投资、和君投资与天风证券为代表的合作伙伴,三者均在新能源方向颇有研究。以陕西煤业为代表的产业资本,所具有的关注长期、关注行业本质的投资方式,也受到投资者青睐。
从硬科技到时尚风
与隆基、陕西煤业等大家相对熟悉的公司不同,西安还有许多不被公众知晓的隐形冠军企业,他们大多在航空航天、光电芯片、新材料新能源等西安优势产业默默耕耘。不同于与消费者紧密接触的互联网行业,硬科技由于投入多、收益时间长等原因,不被大家关注,却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
与代表互联网产业的杭州、大数据产业的贵阳相比,西安缺少一张代表科技与创新实力的城市名片。2017年,以“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在西安召开为契机,西安市政府确定以做大做强硬科技品牌与产业链,打造“硬科技之都”的目标。
“硬科技”的概念,2010年首先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米磊博士提出。从事科研转化工作的他,觉得需要对原创技术长期培育,在与人合著的《“硬科技”创业的黄金时代》等文章中,多次表述这一观点,后来被李克强总理理解为“比高科技还要高的技术”。
为了推动“硬科技”的发展,西安先后出台了《西安市发展硬科技产业十条措施》《西安市推进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龙门行动”计划(2018-2021年)》《西安市科技金融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1年)》《西安市硬科技产业发展三年工作推进方案》等扶持政策。
其中,促进资本与产业的对接,成为支持硬科技企业发展的先手之棋。2019年科创板开市后,西部超导、铂力特成为西安首次登陆的两家企业,截止到今年8月末,西安科创板企业达到5家,另外3家分别为瑞联新材、凯立新材和康拓医疗,并且即将迎来第6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炬光科技,9月23日,这家公司已经首发过会。此外,西安储备的具有科创属性的上市后备企业还有三百多家。
这些企业大多聚焦在新材料、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其中,西部超导在以上科创板企业中,以317亿市值(2021年9月30日)居于榜首。
西部超导由西北院和超导国际在2003年共同出资建立,这是一家从事高端钛合金材料、超导产品及高性能高温合金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也是我国目前唯一低温超导线材商业化企业,公司主要收入来源高端钛合金材料为我国新型战机、运输机的首飞和量产提供了核心材料。
这也是一家在航天航空业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新材料企业。
西安是国内唯一拥有航天完整产业链的城市,产业集群优势明显,不仅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北斗卫星导航工程、新一代运载火箭工程等一批国家重点航空航天项目作出贡献,也吸引了蓝箭航天、银河航天等一批民营航空航天公司的入驻。
航天航空业是汇聚多种技术成果的产业,它的发展,也会带动天文、生物、信息、能源、材料等领域的技术进步。生物医药方面,西安也以生物医药、精准医疗、现代中药和医疗器械等方面的成果,居于全国前列。
在全球经济结构和科技版图重塑时,西安倡导的“硬科技”概念,进入国家主流话语体系,成为与“大唐不夜城”为代表的抖音视频,以及贾平凹、路遥、陈忠实、张艺谋等陕西文艺界人士塑造的艺术形象一起,将西安特色传播到全国。
2017年,抖音用户上传的西安钟楼与永庆坊摔碗酒等视频接连走红。意识到流量潜力之后,西安市政府有意引导用户利用抖音宣传西安。此后,西安在视频平台上成功出圈,成为“网红城市”,无数个星光闪烁的镜头,把十三朝古都的隐秘角落带到公众眼中。
与曾经的历史与脚下的土地相比,这样的走红毕竟缺乏厚重。作为西北首府的西安,与杭州、成都等地还有距离。
改革开放之前,西安经济实力长期居于全国前十,之后一度滑落到30名开外。进入新世纪之后,西安经济实力有所提升,2020年GDP全国排名22位,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然而与西安历史上十三朝古都、新中国成立后工业重镇的荣光相比,还有不少距离。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从刚毕业时分配到国营741厂(陕西华山半导体材料厂)工作,到后来与航天771所(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合作成立西安骊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再到后来与大学同学钟宝申一起打造出新光伏之王,李振国的履历,横跨西安六大战略支柱产业中的三个板块:电子信息制造、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其他三个主力板块还有汽车、高端装备和生物医药。
你或许可以从西安为自己拟定的重点发展方向,管窥这座古都对未来的战略定位。
在能源变革与“硬科技”备受关注的当下,西安能否抓住高校学府与科研院所密集的优势,留住人才,借助资本市场的东风,孕育出更多像李振国这样的企业家,进而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实力,成为这个城市值得关注的理由。
为了把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021年3月,陕西省政府设立“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统筹西安高新区、咸阳高新区等陕西各地市高新区资源,以此为窗口,西咸新区计划3年内聚集50个创新联合体,200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将1000个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公司。
“秦”是从秦汉至今陕西的简称;“创”代表创新、创业、创造和创优;“原”则是要追根溯源,打造创新驱动的高原、高地,让创新成果源源不断走向全国。如果目标实现,西安将迎来更辉煌的明天。
打卡商业网红城市系列报道
国庆长假,游遍祖国大好河山。那些耳熟能详的旅游景区固然有瑰丽的风景,我们要向你推荐的“商业网红城市”也别具风味,从另一个视角观察那些你曾经熟知却又有点陌生的城市。
在新时代中国经济版图上,北有京津冀,东有长三角,南有粤港澳,西有成渝,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在这些产业带上,大大小小的城市就像璀璨的明星闪烁在其中。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个一线城市,在全国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具有主导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也是长久以来被认为最具创新力、最吸引企业和企业家的四大城市。不过,随着新一线城市的创新力不断增强,杭州、成都、武汉等城市崛起,成为商业网红城市。
创业机会不再集中于北上广深,拥有多重政策鼓励的新一线城市,逐渐成为创新新热点。近几年,各城市新成立公司数对比,北上广深四个城市所占比例数有所下降,而杭州、成都、武汉、苏州、西安等新一线城市则增长明显,超级独角兽的项目数、估值也十分可观。
这个国庆假期,让我们打卡商业网红城市,领略新一线城市的商业之美。
财经视野
经济动态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