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为残障人士工作平权带来可能性
就业是帮助残障人士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残障人士与正常人一样,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价值增值,实现人生理想。但现实情况是,目前残障人士社会保障水平和就业质量还不高,残障人士家庭人均收入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按照中国残联的统计数据, 截止2020年,中国各类残疾人总数有8500万,相当数量的低收入残疾人家庭生活还比较困难,而且残疾人返贫致贫风险高。因此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征程上,对残障人士的帮扶是十分重要的。
如何更好地帮扶残障人士,直接给以物质帮助固然重要,但对残障人士最大的尊重,其实就是不把他们当残疾人,让他们在某些领域有能力像正常人一样参与竞争,并取得成就。因此,相对于只有少数人才能参与到的残奥会,对于普通的残障人士而言,就业就蕴含着更加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是提升经济社会地位、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残障人士融入社会生活、实现生命价值的根本途径,更是实现“平等,参与,共享”权利的基本途径。
数字经济为残障人士工作平权带来可能性
数字经济经常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它既可以在宏观层面弱化一些地区传统的区位、资源禀赋上的劣势,也能在微观层面赋能,让市场主体和劳动者获得新的发展能力。从帮扶残障人士就业的角度来看,只要心智健全,并愿意付出一定的努力,肢体上的不足在电商经营中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台电脑,一根网线,残障人士在家就能经营一间网店,实现自我价值。
以淘宝平台为例,其实淘宝上活跃着众多残障店主,一根网线的距离带来的反而是一种平视的视角:残障卖家往往不在店铺和商品页透出自己的“特殊”身份,而是用好产品、好服务留住消费者,获得了人生成就感。在这个角度而言,淘宝帮助他们实现了工作平权。
更有温度的是,残障店主更倾向招聘残障店员。这不仅是残障群体内部的一种相互帮扶,更体现出实现工作平权后,残障群体对社会的反哺,这是一种社会价值的正回馈。
残障人士通过电商平台实现工作平权的实践
今年41岁的黄勇是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人,在淘宝上经营一家“水星家纺正品直销店铺”。他5岁时被确诊血友病,病症导致他膝关节变形而失去行走能力,出行需要拄拐或者坐轮椅。成年后,黄勇找工作屡次碰壁,一度失去生活信念。2007年他淘宝店尝试创业,靠着自学,以及付出比常人多百倍的努力,他从电脑门外汉变成电商运营精通者。13年来他不仅还清债务、娶妻生子,还积极帮助病友、家乡残疾人及贫困户上淘宝创业。2020年,黄勇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来自河南安阳的郜欣琪是“好运一线牵”的店主,18岁那年因车祸致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失去知觉。2005年起,他选择开了淘宝店重新振作,重启人生。现在,郜欣琪的淘宝店主要提供传话服务,每年要帮上万对情侣代表白、代道歉,要说出3000句“我想你”,4000句“对不起”。在观察和亲历着当下年轻人感情观变化的同时,他也觉得,帮人传话对自己也是种倾诉,是他去了解这个世界的窗口。如今,郜欣琪每个月靠开淘宝店收入3000元,能负担他和父亲的全家人生活。
可以说,在传统业态下,以上两位残障人士的成就几乎是没法实现的,正是有了电商平台丰富的数字化工具、完善的商业生态,使得他们有机会通过电商创业,实现工作平权。在这个过程中,残障人士获得了自我价值的实现,电商平台的社会价值也得到更好发挥。所以我们在为自立自强的残障卖家喝彩时,也应该为数字经济助力残疾人事业取得的成绩点赞。(添翼数字经济智库首席研究员 胡麒牧)
财经视野
经济动态
新闻排行